撰稿|张君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本次报考上市,植物医生计划募资9.98亿元,将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此次报考上市,植物医生成色几何?
一、募资不涉及扩产产能,多个项目由北植科技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医生此次募集资金使用项目并不涉及扩建产能等。根据该公司披露的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均无需环评。
植物医生方面称,根据《关于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备案情况的函》,“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和“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范畴,无需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手续。
另外,“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和“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无需办理环评审批或备案手续。
植物医生称,“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对公司提供的房产、工艺等信息研判,基本符合建设实验室的条件,可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取得环评批复。
根据《关于植物医生(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无需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确认函的回复》,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不属于《名录》规定的项目类别,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无需办理环评手续。
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的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北植科技,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额约为5.26亿元。项目拟增设线下直营店,扩大线下渠道的推广广度与深度,同时,加强在自建平台及第三方平台的站内宣传,增强线上渠道营销推广能力。
根据招股书,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亦为北植科技,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额约为2.64亿元。项目拟购置或租赁场地建设总部及产品研发中心,改善和提升办公及研发环境,并配套高精尖分析仪器和设备,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等。
另外,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同样为北植科技,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额约1亿元。项目拟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对小植商城、美导助手、直订系统等线上平台更新升级等。
相比之下,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主体为广东植物医生,建设周期为2年,总投资额约为1.09亿元。项目拟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软件,提高核心产品自主生产能力等。
二、为上市实施股权上翻,解勇为实际控制人
据贝多财经了解,北植科技指的是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北植科技成立于1994年12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解勇,由植物医生全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医生是北植科技于2016年11月设立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设立目的系拓展植物医生在深圳地区的产品销售。2017年,植物医生开始筹划上市,选定的上市主体为北科技,彼时其名称为“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称,为突出“植物医生”的品牌形象,该公司计划在北植科技公司名称中添加“植物医生”字样并以“植物医生”作为上市公司简称,但该名称变更申请未获北京市工商主管部门批准。
因此,植物医生转而选择植物医生有限(彼时公司名称为“深圳市植物医生贸易有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并在2017年完成股权上翻,即北植科技股权与植物医生有限股权的互相转让。
植物医生方面称,本次股权上翻系调整上市主体及股权架构。股权转让完成后,该公司的主要经营主体依然为北植科技(原明弘科贸),公司经营管理未发生重大变化,本次股权转让对于公司的管理层、控制权、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植物医生共有45家全资、控股子(孙)公司,拥有北植科技1家一级子公司,该公司系植物医生品牌及运营的核心主体公司,负责植物医生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品牌宣传、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
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通过北植科技合计控制28家境内外二级子公司及16家三级子公司,其中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区域市场开拓及运营管理、生产加工、电商运营,三级子公司主要为线下直营门店的运营主体。
贝多财经发现,北植科技曾在2022年被罚款3万元。除此之外,北京明弘靓肤延庆第一分公司、江西高植美肌九江第三分公司、云南洱黛昆明第三十分公司陕西植物医生西安第一分公司等亦曾被罚。
其中,北植科技因未按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特许经营合同订立情况、未在与方某订立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前至少30日向对方提供《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信息,也未提供特许经营合同文本,于2022年12月被北京市市监局处以罚款3万元。
本次上市前,植物医生的控股股东为本多投资,持股70.81%。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解勇,其直接持股8.33%,通过本多投资间接控制70.8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公司79.1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且任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招股书显示,本多投资的股东为解勇、余莉,分别持股99.9%、0.1%。其中,余莉为解勇的妻子,未在植物医生任职。
二、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产品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据招股书介绍,植物医生致力于高山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植物医生”品牌,主要产品为“植物医生”品牌下多个高山植物系列的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等。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植物医生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68亿元、2.29亿元和2.4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1.46亿元、2.14亿元和2.25亿元。
整体而言,植物医生的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并不明显。2022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收的复合增长率仅约0.9%。不过,该公司的净利润规模增长速度要优于营收增速,其2022年至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4.0%。
按产品类型来看,植物医生的收入主要由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贡献。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水乳膏霜收入分别约为11.42亿元、11.68亿元和12.18亿元,占比分别约为53.96%、54.33%和56.52%,均实现了增长。
相比之下,植物医生来自精华及精华油的收入曾由2022年的4.55亿元增长7.6%至2023年的约4.90亿元,而2024年则同比下降5.0%至4.65亿元。另外,该公司的面膜收入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下降,包括彩妆、身体护理等的其他产品收入亦是如此。
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称,若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化妆品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或者公司出现对经销商管理不善、品牌形象维护不佳等情况,则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甚至下降的风险。
目前,植物医生采取自主生产、OEM和ODM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其中全资子公司广东植物医生承担集团内自主生产职能。在OEM模式和ODM模式下,该公司与包括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栋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特别说明的是,植物医生曾于2025年5月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拟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合计8000万元。
按股权占比计算,解勇、余莉夫妇获得分红超过6000万元。
创同配资-可转债配资业务-配资平台网-大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